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多项举措保障市民平安健康过节
春节期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已经做好准备、坚守岗位,以随时应对节日期间的突发事件。
春节期间医院门诊照常应诊,凡来我院门诊就诊病人,实行普通门诊诊察费;核酸检测、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应诊;各临床科室可随时接收患者,医院还将派驻医护人员及救护车在我市高速路站点驻守,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急救攻略
根据以往的经验,春节期间,院前120出车量都会呈上升趋势。各类病种尽数呈现,其中以各种创伤外伤、心脑血管疾病、各类中毒、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等为节日期间常见病。为方便市民在节日期间对这些疾病做好预防及发生后的及时处理和就诊,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专家特拟定以下急救攻略,供市民学习和参考,希望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
各种创伤外伤
常见车祸,斗殴,烧伤,动物致伤等
主要表现:意识丧失,出血,躯体及四肢损伤,皮肤损伤等。
自救互救:确保现场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是否清醒;查询受伤部位,止血制动;动物啮伤时清水冲洗;烧伤时尽快局部降温。
脑血管意外
主要表现: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头痛恶心呕吐,晕厥抽搐,昏迷和瘫痪。
自救互救:选择通风的地方让患者平卧,抬高下肢,观察患者意识及呼吸情况。若口腔有分泌物,让患者头偏向一侧,或想办法清除分泌物。保持气道畅通,不要喂水喂药。
心血管急症
主要表现:胸闷胸痛,腹痛背痛,苍白出汗,心慌气短,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咯粉红痰,晕厥抽搐,甚至猝死。
自救互救:立即平卧休息,有心绞痛病史或有备药时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有条件时测量血压及脉搏。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及意识情况。
中毒
常见食物、煤气和酒精中毒
主要表现:意识丧失,恶心呕吐,情绪失控,狂躁不安,出现过激行为或跌伤摔伤,继而出现呕吐误吸、窒息、肺炎,危及生命。
自救互救:尽早催吐,毒物清理得越完全。可以用圆钝的勺柄伸进嘴里,刺激咽喉,引发呕吐。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千万不要催吐。对于煤气中毒尽早开窗开门通风。对于酒精中毒昏迷者,必须确保患者保暖和气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刻将其置于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呼吸系统急症
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心悸喘息,不能平卧,呼吸急促,唇甲紫绀,大汗淋漓,下肢肿胀,甚至昏迷。
自救互救:镇静制动,舒适位休息,有条件时吸氧。哮喘患者可以吸入备药。对于异物吸入窒息者,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消化系统急症
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热腹泻、反酸嗳气,厌油纳差、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便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等。
自救互救:规律饮食,清淡饮食,限酒,忌辛辣和冷硬。呕血休克时应立刻将其置于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晕厥或猝死
主要表现:突发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呼之不应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动脉搏动停止。
自救互救:启动紧急医疗服务(EMS)并获取AED。患者平卧,仰头抬颏,胸外按压,开始启动初级心肺复苏。
重要提醒
如遇突发疾病和受伤,建议市民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我市120急救电话除了传统电话呼叫模式外,增加了视频120功能。市民可以在120救护车到达之前,在急救医生的视频指导下开展自救互救,为专业医疗救护争取时间,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市民除了在拨打120电话后,通过120调度员发送的短信链接自动跳转到微信小程序启动视频通话以外,还可微信搜索“渝视救”视频120小程序直接进行视频120报警。120调度员或急救医生通过视频可直观了解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及对现场人员进行准确有效的救指导,还可以向现场人员发送急救标准操作视频,为现场急救的实施提供有效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温馨提示
市民在节日期间饮食要有规律,荤素搭配、冷热均衡。慢性病患者要坚持规律服药,保证充足休息、适当体育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失控、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长时间熬夜、久坐久睡等等。
最后,附上医院节日期间门诊安排,祝市民朋友们新春愉快!平安健康!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22年春节门诊值班安排